NEWS
◆新闻中心◆ 分类图片故事不能飘,要接地气,要走心
时间 : 2024-07-04 12:51:25-----评胡国庆的《最后的陪伴》
十四年都市报摄影记者职业生涯的淬炼,让胡国庆对用一个版面讲图片故事这种报道的操作驾轻就熟,以我与他十二年同事的经验,看到他过百组图片故事的体会,我以为老胡的专题有两个特点:一是注重底层人群的生存体验和感受认同,报道往往采取的是平实、平视的视角;二是在报道摄取大量的饱含深情的细节,这些细节又使报道具有了看似平淡、琐碎实则浓烈、耐人寻味的感染力。
前阵子,在西安展出了“民间”纪实摄影展第四回,荟萃了10多位两岸三地的摄影师力作,我大概看了一下,只有胡国庆的展品每幅都有要素齐全的详细的说明,说明中往往还有关键的细节描述,所以他的展线前受众的留住率最高,关注时间最长。
关于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分野,在理论界一直没有扯清楚,所以近年来我极少用这样的界定,我将他们笼统地称呼为“纪录类摄影”。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同样的照片,那怕它纪录类的身份是铁定的,如果没有要素齐全的图片说明的话,这个照片的属性就会在受众的感受中,自然而然地向艺术类的界别倾斜,如果它的具有要素齐全的图片说明的话,它就会向传播类的界别倾斜。其实,对于普罗大众而言,没有人会在意照片的属性和分类,大家中在意的是观看之后的感受。
胡国庆没有干记者之前,也是自认为在“干纪实摄影,东北西走,远走新疆各地”,可是现在反过来再看那时的照片,我感觉还是充满“文艺范儿”,是一天天都市报记者的历练,让老胡的照片,尤其是图片故事越来越“接地气”,越来越“走心”。
长期在社会底层厮混采访,让老胡与这些采访对象相处得“如鱼得水”。我最见不得那些电视台记者在劳苦大众堆里“发嗲”,提那种弱智也不会提的问题,我不知道他们那样是犯贱还是想反衬自己的“高贵”……每当这时候我就想起老胡想起他与他的采访对象之间的“无缝焊接”,老胡那胡子拉碴的形象,诚挚地像老农像矿工一样的眼睛,言语间深深的善良和仁厚,老胡与绝大多数被采访对象都能像兄弟一样相处,心挨着心,已经无需过多的言语。这就是我最为看重的纪录类摄影的灵魂-----平实、平视的人文情怀。
《最后的陪伴》中我最喜欢的是《程即来与父亲合影留念》,这幅照片曾经深深地震撼过我,我在其中感受到的是中国的孝道,以及当下中国农民的生老病死的自然状态,以及我们人类父子情深、生生不息的爱……
当下网络新生代纪实摄影也在革命,但是我老感觉他们有些飘,不实在,也没有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国情和我们脚下的土地。说到底,纪录类摄影是干预社会现实的,通过干预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,飘忽的,不实在的影像走了相反的方向,或许眷顾的是个体的心灵,可是与干预现实无涉!我们的国情以及我们的土地应该滋养和培育我们自己的影像,我们自己的影像语言和影像体系或许与西方现有的语言体系有关联,但更有应该有本质的区别!
我知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,但是我们应该明确这样的方向!